清逸之风

【祺鑫】与卿书 ·1

    ooc私设|勿上升到真人

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┈

  

  

  “七年了,你已经离开我七年”




太元元年  岁次甲子   八月十五


  已是八月,入秋了,金陵仍是燥热的很,城被桂花香气熏蒸着,晃眼便是中秋。不知你会不会回来,我暂且备下了一坛梨花白,一碟藕粉桂糖糕。这次我记得了,上火户烘糕时撒了把干荷叶,的确是别有一番清香。还记得亚轩吧?今儿热糕出锅,他溜进厨房偷吃,被烫的眼泪汪汪,还在一个劲儿的揩口水。



  这两年来,南边倒是安宁了。你知道吗,你离家的初秋,廊檐便住下了几只燕子,筑起一个玲珑小巧的巢,每日清晨傍晚,燕子喁喁呢喃,就像我们日常家居那样,它们偶尔拌拌嘴,不知娘子还是夫君便振翅离家,不多时又衔回些草叶野花,什么菱花腊梅,蒹葭蓼莪啦,过不了一会儿又开始卿卿我我。你呢?你不如意时可比燕子难伺候多了,玫瑰糕,老君眉,糕不甜不食,



  茶不醇不品,美其名曰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玫瑰糕只在苦闷时吃,老君眉只在烦躁时饮。自你离家,玫瑰糕二年未做,老君眉已二年未烹,不知不觉中倒是想念起那滋味来了。



  今晨早起,想着要收拾收拾你在家常穿的素衣,便向衣箱内拣出来,月白的,你怕是想不起了,那一年,云纹襟上沾了墨,洗不脱,我只好帮你绣了白海棠遮掩。衣服上还留着淡淡的檀香气息,只是旧了些。本是想洗过晾过,再熏香的,可我最后还是罢了手,水单去灰尘便叠起了,想了什么呢?我不知,也不记得了,或许只是怕万一……万一呢?



  半月前,亚轩便着手做起花灯了。年方15的小伙子,竟心灵手巧至此。他用竹条打了框,蒙上生绢,又在灯里置了亲手刻画的皮影,拉一拉悬着红穗的绳,皮影便活泛起来。直到现在,我才知道,当年带他来这里前,他和耀文在街头演皮影戏时,用的道具全都是他一点一点雕刻打磨出来的。问他画的是谁?他说是耀文。为什么呢?我又问他,他竟答耀文,他觉得是和你极像。我题了首《秋露吟》。闲来在笔记杂谈里看的,用在今日颇为合景,等你回来再细谈吧!从前你说的那些游记散文,不乏精品,甚至有些胜过于诸子散文。当时我笑你是离经叛道的逆子,你却含着莲子羹向我迁腐不堪。现在想来,你说的确实有理,但我还是忍不住想把你碗里的莲子羹换成黄连汤。



  北方的天该凉了吧?几天前,我瞧见大雁南飞,不晓得在谁家歇脚。我当然不指望回南的雁捎来家书的。今年园子里的红杏和芙蕖,你是错过了,但愿江南三秋桂子,你能赶上一只暮秋晚桂吧。唉,你不回来,那糕我还是给你留着。放心,便是亚轩偷嘴吃光了,一十桂蕊和干荷叶,还有一瓦罐,你一定能吃上。




太元二年  岁次已丑   正月十五


  上元夜,花灯游。



  亚轩破天荒的没有提前做灯笼,前几天,我便看见他拿着去年中秋时做的皮影,一个人在廊檐下发呆,问话也是点点头,摇摇头。院里的寒梅含苞欲绽,你终是没能赶上那一秋晚桂。



  他在厨下做了些元宵,煮好后端来,一碗放在我面前,一碗放在对面,放在你平日常坐的位子前。



  我惆怅,道,为什么呢?元宵该是一家人团圆时才吃的汤点,如今像什么样子啊?他道虽然人不在,但只要心里祈求团圆,不曾忘记离开的人就够了。他还说,他给耀文也煮了一碗,放在了梅树下,有花香陪着他,不会寂寞的。



  似乎全都回答了,又似乎在答非所问,唉,我始终摸不透他。



  那元宵很甜,真的很甜,甜到能感到舌根是苦的。你最喜甜,江米粥里不搁糖就不喝的,糖藕也是你最爱的宵夜,亚轩煮的元宵一定合你口味吧!从前我刻意克扣了些元宵里的芝麻糖,真是来不及弥补的遗憾。



  吃毕,我随手斟了碗茶,冲淡些甜意,恍然发现烹的是老君眉,也不知是怎样的鬼使神差。明明已经收在大橱里了……啊,是了,昨儿清扫堂屋时,看见那茶桶朽坏了一角,便把剩下的全挪出来了,想是亚轩懒从厨房寻茶,就近撮了些吧。



  时辰还早,我掩门来到街边。华灯初上,火树银花,茶楼酒肆人声鼎沸,街头巷尾欢声笑语。情窦初开的女子掩面而笑,偷眼望向不远处的少年,却不曾想,少年拾起她掉落的珠钗步摇,绯红了脸。孩子提着家人手制的各色花灯,追逐打闹着窜过卖零食的小摊,娘亲在身后颇不放心的呼喊……竟是多年不曾见的盛景了,我想你也看见了吧?不知不觉到了护城河畔,堤岸垂柳淌水,月深中天。放过花灯的小姑娘朗声念着,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……娘,后面是什么呀?”



  傻孩子,是“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”啊,我小时也不歹心记得最后一句。



  花两文钱买下了一盏四角平头的白纱灯,提笔想给你写点什么,却还是放下了笔,只题了我们的名字便点上了。即便寻不到儿时,你我共执的灯盏,至少那三千明灯里,有一盏以你为名吧。我静静祈祷着,一旁小姑娘的母亲正絮絮叨叨着什么,说是孔明灯祈福用的,只能为自己心爱的人放,只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放,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嘛。



  小姑娘似懂非懂,但极其慎重的点头。





 




 





评论(1)

热度(10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